
【山東裕文】國學經典分享:進必趨 退必遲
解釋:“進必趨,退必遲”,就好比我們在一起聚會的時候,當會議結束,當長輩要進出的時候,我們一定要先趕在前面,為長輩開門關門;等他進來以后,再把門關起來。如果在離開的時候,一定先禮讓長輩先走,做晚輩的就跟在后面。
閱讀全文解釋:“進必趨,退必遲”,就好比我們在一起聚會的時候,當會議結束,當長輩要進出的時候,我們一定要先趕在前面,為長輩開門關門;等他進來以后,再把門關起來。如果在離開的時候,一定先禮讓長輩先走,做晚輩的就跟在后面。
閱讀全文解釋:這里也提到在長輩尊長或者長官主管的前面,我們講話聲量要放低一點,要小聲一點。有很多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聲量很大,講起話來許多人都要為之側目,都會看看他,但是他往往不曉得自己的講話聲音非常的大。所以子弟在家里,做父母的也要告誡,也要注意到他們講話的聲量。
閱讀全文解釋:這里也提到,剛剛所指的是說走路,你看到長者應該要跟他打招呼。此地講到如果你是騎著馬,這里所指的都是以前的社會環境背景。以前的人,即使乘著馬車,坐在馬車上面,遠遠看到隔壁的伯伯或者叔叔,他一定會下來跟他打招呼;打過招呼以后,又目送著他遠離,所以說“過猶待,百步余”,即使他已經走過了,也要目送著他遠去,直到沒有看到為止。差不多有多遠?差不多行走有百步多一點這樣。
閱讀全文解釋:這個“稱”就是稱謂尊長。我們對于尊長,如何來稱呼他?“勿呼名”,“勿”就是不可以,“呼”就是叫他的名字。呼名,直接叫他的名字。我們要對長者尊敬。有很多父母,他在家里,夫妻之間的應對,往往連名帶姓,互相地叫喚。
閱讀全文解釋:前面是講對錢財,還有言語,如何與自己的兄弟姊妹相處。你能與自己的兄弟姊妹好好地相處,你將來在外面也同時可以跟你的朋友好好地相處。除此之外,我們的飲食也是非常的重要,我們的日常生活的規范,也要特別的注意。這里就舉到了飲食,應該怎么樣才符合禮節?坐的姿勢,還有走路的禮節,又應該如何?
閱讀全文